灵台县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明清时期泾州地区城镇的布局形态
TUhjnbcbe - 2024/2/27 17:39:00
吉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cgia.cn/news/chanye/1663488.html

城镇形态是城镇物质实体的空间表现形式。城镇形态伴随着城镇的出现而出现,在以后的发展中,由于受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利用、改造,常常带有明显的历史性、登加性和时代性。

城镇布局形态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或为自然发展的结果,成为有规划建设的结果。这两者往往是交替起着作用。城镇布局形态的形成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有直接因素的影响,也有间接因素的影响。对于每一个城市来说,往往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明清时期泾州地区的城镇是历史上城镇形态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乂有着其时代的特征。

城镇布局形态

根据赵时春的平凉府疆域图可以看到,明时泾河上游的城镇,以平凉为中心,环绕四周:泾州处于平凉府正东面,四面环水;灵台位处东南面,依山面水;崇信介于平凉与灵台之间,也在平凉府东南面,山水环绕;华亭位于正南面,与崇信东西相望。清则延其发展。

后代的城镇对前代同类观城镇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它们是*府依据*治、防御等需要而建立的地方行*中心、统治中心和据点。因此城镇的修建一开始,甚至自始至终都具有一定的规划性,其主要因素的设置尽可能的体现和达到城镇功能最有效实现的目标。

中国古代城镇存在着两种基本形态,顾朝林等人认为可分为方形和不规则形两种。他们的观点是“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城市的形态大多数是方形的,其次是不规则形的”。因为在古代,“天圆地方’’是一种颇为盛行的哲学观念,神仙居住在圆的天上,人类居住在方的地上,这样一来,方形就成为了人类聚落,尤其是城池最合适的形态。

而战国时代的《管子乘马篇》却云:“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又提出了城市形态不一定规整的思想。马正林则认为可以分为四类,即圆形、方形、长方形、不规则形。本篇所讨论泾州、灵台、崇信,根据各自地图,可以看出均属于不规则性的城镇布局形态。其中,泾州、崇信属于主体上是方形但一边是不规则形的情况,灵台则属于类似三角形的情况。

泾州与崇信的城镇形态,从城池图上可以看出,构建者的潜意识是方形,但是这一方案在与当地具体地形相碰撞的过程中,迫使方形发生了改变,从而形成了不规则形。明清两代的泾州城,它的主体空间为东西较长、南北稍短的长方形,城池坐北朝南,街道也排列有序。

只有东南一隅的城墙东延时遭遇城东南的嵩山,被迫向北内凹,形成一个向城内部凹进的区域。城墙的走向受地理影响在此凹进,并迫使城池形态变化,说明在两者发生矛盾时,人们不是为了城镇的形态去局部改造地形,而是顺应地形改变城形,这既是一种自然主义思想观念的反应,在古代山川崇拜姮当时中国人的一种基本观念,也是由当时的生产力所决定的。

明代泾州城据赵时春《平凉府志》中城池图可看出有两道城墙,最外面的那道为“外城”。同时,在外城西面,还有一座小的关城,名“西厂”,依城西南的弇耳山、青溪岭北麓而建,北面亦有城门。

明赵时春《平凉府志》中有崇信县城图,由图可以看出,崇信的城镇布局形态也属于不规则形。主体空间也是东西长、南北短。城内有一条主干道,连接东城门与南城门。泾州城不一样的是,崇信城四周不似泾州那样方正,它是圆滑的周城墙。在城镇两南部,城墙由两南面的箭笞山而向内凹进。亦娃顺应了地形而改变的城形的结果。同时,在县城的东城门与南城门外,还各有两道城门。同时,崇信还有座“城中城”,在整个大城的两北部,还有一座有城墙包围的小城。

明代灵台城也属于不规则形布局,并类似三角形。城北于台山北麓,城南止于达溪河北岸,城东两各有河水绕之。城镇布局北尖南弧,东西较南北稍长,坐北朝南,城东、两门之间有一条主干道将两门相连。城东与城西的城墙俱为直墙,城南因为沿河的原因,稍有一些弧度,城北则沿台山走向,弧度较大。

由此可以看出,本城类三角形的形态在设计理念上并没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无疑该城的主导理念应为方形城,但是在具体环境的影响下,才形成了类三角形的布局。同时,在城东门与城西门外侧,亦各有一座小城。到了清代,城北城南并无多大变化,只是城东与城两的小城撤去,融入到人城之内,城东的城墙按方形城城墙布局,形成“L”型布局。

城镇基础设施的规模结构与功能

清代时,出现了大量的单城墙城镇,尤以州县这类地方城镇为多。另外,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诸多变化,由过去的简单分布向复杂分布转化。同时,城镇功能的叠加性又决定了功能性建置实体元素不断增多。本节所选取的这三座城镇的内部布局,主要包括城墙内以及与城镇有着密切相关的城郊处的一些建置。

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城镇,州县城镇最基本的设置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直接行使*权的职能机构官署;二是进行文化统治和教化的文化教育机构和进行祭拜的神权宗教设施;三是居民住宅和.n商业店铺等等;四是其他各种辅助设施和服务性设施。

行*机构官署,因城镇行*级别不同,其职能机构的多少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是由高级向低级逐渐减少和减小的,但是基本的职能机构是一致的,包括衙署、*署、司狱署、捕厅或监狱。在文化教育机构设施方面,府州县城内各有府、州、县学及书院、义学、社学等。而祭祀设施在古代城镇中始终存在!据着重要的地位,称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明清时期,基本的祭祀包括祠庙和寺观两部分,既有佛、道宗庙观,乂有W间和*府敕令祭祀的神灵场所,比如山川之类。

佛寺、道观在城镇、城郊较多。除此,具有制度性的设施还有文庙、关帝庙(武庙)、城隍庙、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庙、土地祠、东岳庙、西岳庙、南坛、北坛等等。同时,在一些行*机构设施的基础上,还有祭祀设置的设置,例如狱庙,在清代灵台建置中,就存在。民宅和商铺虽然会因城镇的规模的弱小,在数量上而发生差异,但都有一定的规模,它们是构成城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最后一点,辅助设施和服务性设施方面,明代时一般州县均设置了察院,到清时,多废除或改称为行台。是本省上宪和过使驻节之地。养济院则属于“德治”的物质体现,多在庙观等公共设施内外,有同定的地点、名号。

至明清时期,本节所探讨的三座城镇都已定型,结构也基本稳定。明代泾州和明代灵台设置一样,基本上均是东西南北对称的,泾州城内城南北各有两座城门,并垂直相对,同时也形成了两道主干道。明代灵台城城门呈中心对称的格局,东西南北六座城门皆两两相对,布局工整。

但是由于城北有山,不易形成街道,所以城镇内的街道以东西走向为主,连通东西城门的街道为城镇主干道,因为地形原因,清代时街道亦是以东西走向为主。泾州因位于泾河南岸,地势平坦,故此街道也比较通达。清代灵台,除南北各有一座城门外,其余三门均在城东,城内街道也多为东西走向。因为灵台是依中台山而建,地势北高南低,街道若是以南北为主,会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增加阻力。

每个城镇之间,不仅存在着等级的差异,在它们所承担的功能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形态。有的城镇的功能在小地区内表现突出,有的城镇自身的功能则在大的地区,甚至全国都特别突出。本文所讨论的城镇功能,并不是单一的,因为城镇的功能有叠加重合的一面,就像有的城镇以一种功能为主,但同时又有着其他功能,差别也只是主次和轻重而已。

综合来说,明清两代泾州地区的城镇功能发生着变化,明代的城镇多以行*、交通功能为主,到了清代又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商业功能,并且这种功能在不断的加强。

城镇布局的特点及原因

我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是*治都市。一般来说,每个城市都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统治中心。这就决定了古代城市布局规划的指导思想受*治制度特征所制约,随社会性质变化而变化气随着封建制的产生和发展,社会性质也产生了改变,商品经济逐渐繁荣,这就人人丰富了城镇的内涵,也改变了城镇的面貌。

自秦始皇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以来,皇帝便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中央和地方的官僚机构也只是他的意忐的执行者。而与之相适应的是,这时的城镇布甸规划的指导人想是“重天子之威”。因此,代表着皇权的外化形式——官府,在城镇布局中取代了奴隶社会时期族权的外化形式——宗庙,突出了突山地位。官府往往位于城镇布局的最前方,处丁-主要地位。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

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冇以加也”。同时,与官府的地位相反,宗庙的位置大都微而不显。例如,明清两代泾州城内,官府基本居于城镇正中位置,宗庙与寺观则分布于城东南和城两之处,甚至分布于城外。灵台县城也如泾州一样,官府位于中央,寺观宗庙分布于城中心以外的位置或城外。崇信县则因为有新老两城,新城为官府驻扎地,老城为商业、居W和寺观宗庙所在地。

而以贯通南北(泾州)或东西(灵台、崇信)的主干道作为城镇布局的中轴线,一些重要的建筑分列两旁,这种布局的中心也不再是宗庙而是官府,表明了城镇布局的目的是“重天子之威”。

《周礼考工记》中有“左机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一说,由灵台县地图可以看出,县衙均设置在偏南地区,因此,居民区和商业区自然而然的居于城偏北之处。研究明清两代泾州、灵台、崇信的地图可以看出,二城都是以通过官府的大道为全城的中轴线,其他官方建筑居于中轴线的两侧,居民冈和商业区居于城镇布局的次要地位。这样的城镇布局显得庄严肃穆,井井有条。

在城镇工商业兴起时,城镇面积也随之急速扩大。这时部分城市就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城区组成,例如明清时期的崇信县城。其布局格式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在老城区之外扩建新城区而形成的。这种规划并没有什么准则作为依据,只是因为经济的发展,城镇用地需要扩张,于是便依自然地理的规律,因地制宜的向平坦处扩大城镇面积。

商业贸易发展后,商人们总是要选择一个便于出售自己商品的地方定居,而城镇内广阔的区域、便利的交通、以及市场需求则满足了商人的要求,他们相继进入城镇,改变了居民的聚居习惯和职业结构。为了便于经商,商人们一般会以某种行业为纽带,聚居在一起形成聚居区。

而作为本区城镇的布局原因,无外乎是:一、历史的沿承和改革。本区内的城镇在明清两代均没有增减,只是在隶属问题上有所不同而已。洪武三年撤泾川县置,改名泾州,属平凉府,隶属陕西行省。清承明制,康熙六年时,置甘肃行省,遂入甘肃。直到乾隆四十二年升泾州为直隶州,领灵台、崇信、镇原二县。

灵台明时属泾川县,清顺治九年,改属平凉府。乾隆四十二年复属泾州直隶州。而崇信在明时和清初亦属平凉府。泾州升为直隶州后,属泾州。二、在历史时期内因对地理环境的适应而形成的。

任何一个城镇的布局必须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其中又以地理环境为主。离开自然因素而谈城镇的布局,都是不科学和无根据的。三、河流及其谷地的分布也是城镇布局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本区内,有三条主要河流,分别是泾州的泾河、崇信的讷河、灵台的达溪河。所以城镇分布形成了一个以主干河道为主,支流区域为辅的枝干型模式。

我们还应看到自然因素对这二座城镇布局的影响。首先,泾州地区属丁-*土残塬区,水系发达,将此地区冲击成一块一块的梁、塬、峁,致使*土沟壑林立。这就给城镇建设、布局带来了一定的限制,所以城镇的布局一般都选在地势平坦广阔之处,但也有例外,如泾州、崇信都建在地势较为平坦广阔之处,而灵台则是依山而建。其次,在顺应自然环境之后,城镇的布局规划还遵循了“山南水北是为阳”这样一个风水原则。泾州就布局在泾水之北,灵台在达溪河北岸布局,讷河流经崇信城南。但因为此区域内沟壑林立,山地较多,一般城镇四面环山,“山南”这一特征便不怎么明显了。

清朝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后,西北人口数量大大减少,清廷不得不面对因战乱造成的迁徙现象以及“剿抚并施”*策所带来的回民安置问题。如何能“涣其群,孤其势”是清*府首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府的诏令,将大批回民强制性地进行迁徙和安插,使原本居住在富饶之地或贸易中心的回民,迁徙至荒凉、贫瘠之地,“觅水草不乏,川原相间,荒绝无主,各地自成片段者,以便安置”,已达到孤立和限制冋民的目的。

左宗棠:“回民则近城驿非所宜、近汉庄非所宜、并聚一处非所宜”且“陕回与甘回……亦不能并域而居”。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泾河上游城镇首当其冲,接纳了一部分内迁回民。但大多居于城镇之外,以达到汉回不近的原则。至今,在灵台县城城外东南处,仍有回民的聚居区,成片分布,并不与汉族杂居。

结语

最后,明清两代,城镇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其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城镇的数量、规模、类型、结构、功能等,在这一时期都比以前有了显著的发展和变化。当时,促进这种发展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普遍提高,各个行业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内部结构的变化,及农业经济商品化部分的不断增长,从而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而城镇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经济商品化程度的扩大和加深。

同时,明清时期社会的相对稳定与国家长期统一,国内外交通的发展及其各地联系的进一步加强,人口的增多,特别是康乾时期人口的成倍增长及其向城镇的聚集和开发边远地区所带来的人口大量流动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当时城镇的发展,并决定或反映出城镇发展的新特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清时期泾州地区城镇的布局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