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位卑未敢忘忧国,华夏儿女热血同今古爱国 [复制链接]

1#
新疆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1828.html

家国情怀,自古相通。心怀故土,报国献身,是中华儿女深入骨髓的爱国信念。

正值国庆来临之际,和大家分享一些经典爱国诗人/将*们的爱国诗词。

01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驻守福建时,在福清县海口城西某座山峰高处,把一个形似台子的地方命名为“望阙台”,写下了一首同名绝句。全文如下: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在大海的寒波中,我率*奔走,与倭寇征战已经十年了。孤悬于边境的臣子,在望阙台上向北方眺望。千山万岭之上厚厚的秋霜,正如我的心头热血,染红满山的秋叶。

明朝倭寇猖獗,部分朝中重臣与沿海望族甚至与匪寇勾结,导致战乱不断。戚继光率*驻守福建十年,历经千难万险,浴血奋战,守土安民。

当曾经一起抗倭的汪道昆被弹劾罢官时,戚继光写下了这首诗,也写过“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万人一心兮太山可撼,惟忠与义兮冲斗牛”等诗词,表达自己的热血与忠诚。

02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补。

这首《就义诗》来自明朝著名谏臣杨继盛。嘉靖三十二年,杨继盛奏本弹劾严嵩,列举了他的“五奸十大罪”。

当时的严嵩,权倾朝野、一手遮天,杨继盛很快就被诬陷下狱,拷打致死,年仅四十岁。临终前他留下了这首诗,短短20个字,忠肝义胆,浩气长存。

明穆宗即位后,追赠他为太常少卿,谥号“忠愍”,世称“杨忠愍”。

清代马长淑曾经写过一首诗赞颂他:

赡拜孤忠遇象贤,捧来手迹当依然。非关铁画银钩笔,自爱忠肝义胆传。

磊落丹心留汗简,峥嵘浩气满云笺。鸿毛泰岱胸中宝,刀锯何曾介眼前。

0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赴广东禁烟,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

此后不久,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年,林则徐遭到投降派诬陷,道光帝将他革职发配到新疆伊犁充*。

年近六十的林则徐在西安告别了家人,出发去往伊犁前,他写下了《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大致意思是:我能力低微却肩负重任,早已感到精疲力尽。如果再担当重任,以我这衰老的身躯和平庸的能力,一定是无法支撑的。如果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我将不顾生死,怎么可能追逐福气、躲避灾祸呢?我被流放正是皇帝的恩泽厚重,因为才能低下,正好去做一个守卫边疆的小兵。我跟老妻开玩笑,说起《东坡志林》中所记载的杨朴的故事。

隐士杨朴被宋真宗召见,他不愿意做官,对皇上说临行前妻子送了首打油诗给他,“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皇帝大笑,放他回家去了。

苏东坡赴诏狱时,妻子和孩子都哭着送他,东坡说,“你不能像杨处士的妻子一样写首诗送我吗?”妻子破涕为笑,东坡这才出门。林则徐也效仿苏东坡,跟妻子开个玩笑,劝解她放宽心胸。

这首诗虽然表面谦恭,内蕴戏谑不满,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最真实地表达了自己为国为民的无私之心。

04位卑未敢忘忧国

出自陆游《病起书怀》,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年)。

这一年,金宋依然交战不断,韩世忠也阵亡了。此时的陆游已经52岁了,被罢免官职后,他病了20多天。

他居住在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为国为民满心忧虑,挑灯夜读《出师表》,他忍不住泼墨挥毫写下这首诗: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久病体虚人消瘦,纱帽的帽檐都宽松了,孤身一人借住在与都城相隔万里的成都江边。虽然地位卑下,却从不敢忘记忧虑国事,即使已经定下的事情,也要等出了结果才能下结论。

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夜已深,我还在挑灯细读传世之作《出师表》,字里行间的忠义之气,是古今相通的啊。

“位卑未敢忘忧国”,这句诗从此成为后世许多忧国忧民之士用以自勉自励的座右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论身份地位如何,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都是一样的。

05立身岂患无余地,报国惟忧或后时。

此句出于梁启超的自励诗,全文如下:

平生最恶牢骚语,作态呻吟苦恨谁。万事祸为福所倚,百年力与命相持。

立身岂患无余地,报国惟忧或后时。未学英雄先学道,肯将荣瘁校群儿。

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揅哲理牖新知。

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

年,梁启超全力以赴协助梁启超,反复上书光绪皇帝说明变法主张,同时创办报刊、组织学会,极力推动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但是由于顽固派镇压,维新仅仅持续天就失败了,“戊戌六君子”被害,康有为和梁启超被迫出逃。

这两首诗就写于年,梁启超流亡海外时,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因为失败而丧失救国救民的热忱与信心。

梁启超自号饮冰室主人,“饮冰”一词来源于《庄子·人间世》:

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早上接受了国君的诏命,到晚上就必须喝冰水,是因为内心焦躁担忧。

而梁启超在乱世之中,忧心国事,为国家和历史的使命而焦虑,因此才有“内热”,唯有“饮冰”可解。

正如自励诗中所写,他从来不担心自己无处立身,只担心时不我待,报国无门。

在后期康有为成为保皇派后,梁启超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辞去了北洋*府的职务,婉拒了袁世凯的贿赂,全力支持蔡锷发动的护国战争,摧毁了袁世凯的复辟企图。

同时他倡导并发起了“新民运动”,在文艺界进行革新,试图通过改造国民精神,进行思想启蒙,来开启民智,改变国家的困境。

作为有使命感、有追求的知识分子,他一直践行着自己的信念。

0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在日本东京留学时,在赠给挚友许寿裳的小像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荐”有献祭之意,而轩辕*帝,代表中华民族。

前两句表达了对故土的爱与思念,内心没有办法逃避爱神之箭,无时无刻不在热爱着那个风雨飘摇、暗无天日的祖国。这份情感想寄托给天上的星星,星星却毫无觉察。我立誓要将一腔热血奉献给我的民族。

鲁迅前往日本留学,原本为了救人救国,他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但是在某节课上,他跟同学们一起看了一场电影,电影中有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抓捕,即将公开枪毙。而周围聚集起来围观的,都是中国人。

那一幕让他觉得,“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医术只能拯救人的身体,而文学可以医治人的灵*,改变国人落后的思想,于是毅然弃医从文。

就像他说的那样,他从来没有停止过用笔进行战斗,而时至今日,他的作品依然发人深省,依然激励着很多很多人。

07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压轴放出毛主席的这首《忆秦娥·娄山关》,应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年2月,娄山关激战。凛冽的西风烈烈吹过,高远的天空中大雁啼鸣,叫断清晨带露的晓月。马蹄声杂乱,*号声沉郁。不要说雄关峻岭宛如玄铁般难以逾越,如今我们大踏步从头翻越。茫茫青山如海,艳艳残阳如血,我们重振旗鼓,一往无前。

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图,在万峰插天的大娄山间,从拂晓出发到傍晚激战结束。气度豪迈,悲壮又充满希望。

即使抛开当时的环境背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话也一直激励无数的人。

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国家,永远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没有任何困难是铁山一样无法打破的,只要勇敢、坚持,找对正确的方向,一往无前地向前冲,胜利终将属于我们。

最后,送上《中华世纪坛序》,历数中华文化,体会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此文当为典范。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卓越辉煌。

信步三百米甬道,阅历五千年沧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圣贤典籍,浩如烟海;四大发明,寰球共享。缅怀漫漫岁月,凝聚缕缕遐想。

回首近代,百年三万六千日,饱尝民族苦难,历尽变革风霜。烽火硝烟,江山激昂。

挽狂澜于既倒,撑大厦于断梁,春风又绿神州,华夏再沐朝阳。

登坛远望:前有古人,星光灿烂;后有来者,群英堂堂。

看乾坤旋转:乾恒动,自强不息之精神;坤包容,厚德载物之气量。

继往开来,浩浩荡荡。立民主,兴文明,求统一,图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定将舒天昭辉,磅礴东方。

世纪交汇,万众景仰;共襄盛举,建坛流芳;昭示后代,永世莫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