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盛朝才士,当世机云读清代康熙年间宝应县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盛朝才士当世机云

读清代康熙年间宝应县令孙蕙《赠诗二首》

文/特约撰稿杨*;图/赵进

孙蕙(—),字树百,号泰岩,淄川人,顺治十八年(年)进士。清代康熙八年至十四年(—)任宝应县令,与蒲松龄、乔莱、王式丹兄弟相友善。孙蕙工于文,尤喜作诗,格调清丽。著有《笠山诗选》五卷,《历代循良录》一卷。

其一

石鼓初鸣虡业前,花翻榴火照华筵。

秋帆破浪青溪上,不羡机云入洛年。

其二

盛朝才士几腾骧,花萼辉生碧水旁。

自是二苏能射策,逢时曾否说欧阳。

此二首均为七言绝句。第一首首句押韵,入下平声先韵。第二首首句亦押韵,入下平声七阳韵。

虡(jù)业:古代悬挂钟磬所用的木架。横的为栒(sǔn),竖的为虡,业是栒上的横板。《诗经大雅灵台》:“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华筵:华美精致的筵席。

机云:指晋代的陆机、陆云。

腾骧:本指飞升腾达。这里指仕途升迁。

花萼:本指花与萼片,这里指兄弟。王式旦也著有《花萼堂文集》。

孙蕙是宝应历史上著名的县令。也许因为他与蒲松龄,以及小妾顾青霞的一段故事而广为人熟知,成为清代文坛的一段往事。康熙九年(年),孙蕙主持县试,取26岁的王式丹为全县第一。孙蕙十分欣赏王式丹兄弟的文章和才华,康熙十一年(年),兄弟俩同赴泰州院试,并分获第六、七名,补弟子员。复试中,王式丹又喜获第一名。孙蕙闻讯后,特赋此二首诗以志鼓励。

既然是勉励后学的题赠诗,诗中就多有对王式旦、王式丹兄弟的赞赏与称誉。“石鼓初鸣虡业前,花翻榴火照华筵。”当然是指此前的县试中,二王兄弟已经崭露头角。榴火点明榴花似火开得正旺,我们再根据“五月榴花照眼明”一句唐代韩愈的诗推断筵席应当是五月。清代的进士殿试一般在五月,正是榴花开的季节,当然,此时王式丹还没有中进士,只能算是孙蕙县令对他们的勉励,希望他们在科举场中再创佳绩。“秋帆破浪青溪上,不羡机云入洛年。”秋天去参加考试,应当是乡试,古称“秋闱”,去施展才华。“机云入洛”用了晋代陆机、陆云的典故。陆机、陆云20岁时,东吴灭亡,退隐家乡,闭门勤学十年,于晋太康十年(年)到京都洛阳拜访张华,张华颇为看重。因此,声名大噪。当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一说。“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三张二陆,都是晋代太康时代杰出的诗人。孙蕙在诗中将王式旦、王式丹兄弟俩比作陆机、陆云,可见对此二人的喜爱以及对他们过人才华的称誉。

再看第二首:“盛朝才士几腾骧,花萼辉生碧水旁。”盛朝当然是康熙时期,*治清明,俊贤之士,多蒙提拔升迁,也深受重用。这既是对二王兄弟的褒扬,也是对国家*治清明、人才辈出的赞誉。碧水当然是指运河畔,因为二王都是宝应人。

需要说明的是“花萼辉”,花萼是花朵与萼叶。《诗经小雅棠棣》:“棠棣之花,萼胚依依;手足之情,莫如兄弟。”唐玄宗李隆基也曾建“花萼相辉楼”供兄弟们游玩、饮宴。所以,“花萼之辉”在古诗文中一般指兄弟间互敬互爱的典故。二王是兄弟,所以用此典极为恰当。“自是二苏能射策,逢时曾否说欧阳。”后一句中,孙蕙又以欧阳修自喻,将二王兄弟比作宋代的文章巨匠苏轼、苏辙。可见,孙蕙对王式旦、王式丹两兄弟的喜爱与赞美。

扬州汪懋麟说孙蕙少时“文章气节,迥异流俗”,在为官方面有“异才卓行”能“得东南荒疲之邑,以其廉明泽其邑人。”(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册《笠山诗选序文》)。孙蕙不仅为官清廉,而且颇有才干,在宝应治理水灾颇有业绩,被记载在《清史稿孙蕙传》中,他是康熙年间的直谏名臣。此外,他的诗文成就也很高。王士祯称其五七言诗,虽古作者无以加,这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品。诗中运用了“机云入洛”“花萼辉”等典故,巧妙地赞誉了王式旦、王式丹二兄弟,诗风于清新脱俗之中,不乏几分典雅凝练,展现了孙蕙的过人诗才。

顺便说一下,王式旦的儿子王懋竑,学问精深,是清代宝应研究朱熹的一代大家。其《朱子文集注》《朱子语录注》《朱子年谱》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也许孙蕙不会想到,在他死后17年,他曾提拔为县试第一的宝应人王式丹,在康熙四十二年(即年)以59岁的高龄高中头名状元,成为清代个状元中年龄最大的“花甲状元”。清代宋荦刻《江左十五子诗选》时,将王式丹名列第一。王式丹、王懋竑真可以算得上是我们宝应的骄傲。当然这份骄傲的背后,也离不开孙蕙的“慧眼识珠”。

原载于《宝应文化月刊》年1月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