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些话,鲁迅真的说过安徽共青团 [复制链接]

1#

年前的那个秋天,一个婴儿在绍兴出生。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

后来,他叫鲁迅。

不知道前一个名字的人不少,不知道后一个名字的人不多。

说到鲁迅,若让你用一个词形容,可能多半会是:严肃、清醒、犀利、不苟言笑,以及教科书里的“背诵全文”。

但这样的鲁迅着实有些片面。不一样的“迅哥儿”,了解一下。

资深吃货与“时尚先生”

夜里睡不着,又计划着明天吃辣子鸡,又怕和前回吃过的那一碟做得不一样,愈加睡不着了。(《集外集》)

说出这话的鲁迅,像极了一到晚上就管不住嘴的你。

文学上鲁迅是以笔为枪,生活中周樟寿却是个资深吃货。

从绍兴、北平到上海,他经常在探寻美食。在北平时,鲁迅去过的饭店不下百家。

他爱下馆子,爱喝绍兴老*酒,爱吃沙琪玛和奶油蛋糕。尤其爱吃糖,甚至因为惦记着柿霜糖的美味半夜睡不着觉,把自己藏起来的糖又吃了一半,才肯安睡。

他说:“我自己对于苦闷的办法,是专与袭来的苦痛捣乱,将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硬唱凯歌,算是乐趣,这或者就是糖罢。”(《两地书》)

苦闷的生活里,一颗糖也染上了哲学的意味,它就像是一个记忆的开关,能让你重新品味生活中的甜。

除了是个地道的“吃货”,他对时尚也很有一番自己的见解。

关于颜色搭配,他说:

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关于身材和搭配,他又说: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你以为他必然是对自己的装扮也十分上心了,但对于个人形象,鲁迅却一向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头发或者胡子,要等到非修理不可时,他才会考虑去趟理发店。

虽然“双标”,但这个不修边幅的人身上有股子自由散漫,又潜藏着些风流潇洒,颇有魏晋名士风范。

在“怼”这事上,就没输过

都知道鲁迅的*舌,多是抨击封建礼教。

可是,百年后的今天,他的*舌依旧不过时。

讲对错,他劈头就是一句:“从来如此,便对么?”(《狂人日记》)

如何气定神闲地吐槽别人的文章写得不行?

我所佩服诸公的只有一点,就是这种东西也居然会有发表的勇气。(《估学衡》)

如何反击“你行你上”的抬杠言论?

譬如厨子做菜,有人品评他坏,他固不应该将厨刀、铁釜交给批评者,说道你试来做一碗好的看。(《热风》)

不仅怼别人,也“怼自己”。

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里有*气和*气,我极憎恶他(它),想除去他(它),而不能。(《致李秉中》)

那些你曾涌在心头,却无法说明的复杂情绪,他只用寥寥数语,便一语中的,直击要害,让你忍不住投去敬畏的目光。

严肃中不失温柔,清醒中不失有趣,犀利中不乏幽默。

有人说,要是鲁迅生活在现在,很有可能是个“脱口秀演员”或“段子手”,因为他真的太有意思了。

中国“硬骨头”

群而不*,周而不比。在众人沉睡的铁屋里,放声呐喊;在千夫所指的旷野中,荷戟彷徨。

周樟寿是一个人,而鲁迅则是一副骨头,又硬又韧的骨头。

留学日本数年,他看到了一个事实:日本的维新成功而中国的维新失败,很大程度上与民族性格——国民性有关。他国的生机让他震撼,而本国的死寂令他神伤。

鲁迅与医学院的五位舍友合影,摄于年仙台。

在送给许寿裳的一张照片后面,他写下了一首诗,概括着那时的精神冲突: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诗里,是他的一生。这一刻弃医从文,一个战士诞生。

年,刘和珍、杨德群等女师大学生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鲁迅被通缉。

悲愤之余,他在《记念刘和珍君》里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鲁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什么样子?

他不回答,因为他几乎从不描画未来。

有一段时候,文坛有人宣布,“阿Q的时代已经死去”“鲁迅也死了”。“阴阳脸的老人”“反动的煽动家”“梦游的人道主义者”“最丑猥的个人主义者”……无数的帽子飞了过来。在当时的文坛,骂鲁迅是一个很好的扩大影响的办法。鲁迅就说:“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文章,销路总是好的。”

鲁迅不怕战斗,害怕的正是缺少战斗的对象。

五四过后一片沉寂,他就写过“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在广州,有人约他写文章,他则表示因为生活过于平静,没什么可写。

他的一生,是“忍看朋辈成新*”的一生,陈天华、秋瑾、陶成章、范爱农、刘和珍、瞿秋白……“耳际频闻故人死”。

但他至死都保持着战斗的激情,从未改变过自己的立场。

无声的中国,何处秋声破寂寥。

鲁迅,这是一个专门用来发出洪钟般巨响的名字。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热风·随感录》)

他对年轻人的寄语言犹在耳,激励了无数年轻人逆行而上,拼搏发光。

为什么鲁迅的话能被我们广泛运用?

首先是我们能够看得懂鲁迅身为白话文的提倡者,让文学走向大众和通俗化,让文章中的声声警示,句句呐喊,真正“发声”。

“如果拿不准一句名言是谁说的就说是鲁迅说的”

尽管我们身处的时代不同,面对的场景不一,但鲁迅先生的话,抒发和宣泄的情感与观点,总能一针见血点出“世界的真谛”。

时过境迁黑暗的时代已然过去,现在的中国向阳而生,而我们也喜欢用鲁迅的话怼人,用他讲过的话开玩笑“嘲笑”,他也是个“社畜”、“吃货”、爱迟到的“现代人”,让鲁迅以这样的方式“活”在我们的心中。

激昂的、愤怒的、讽刺的我们,总能在鲁迅先生笔下找到,“如果有想不通的事情就去读鲁迅吧,不管是吐槽还是震惊,都会有更确切的表达”。

今天,是鲁迅逝世85周年纪念日,什么时候,你终于读懂了鲁迅?

重温鲁迅先生说过的话缅怀鲁迅先生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很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其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来源:央视新闻、南风窗、南方周末、南方日报、新周刊、央视网、人民日报、福建共青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