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丝路问道崆峒#
八月的平凉,绿树成荫,山野烂漫,文旅融合,劲奏凯歌。
虎山生态园梯田花海成为网红们新晋打卡胜地,海洋馆变身游客新宠,庄浪韩店镇石桥村笑语欢声……当前,一曲高品位打造、高质量发展、高速度建设的文旅融合进行曲在平凉大地唱响。
截至7月底,全市今年累计接待各类游客.65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38亿元,恢复至上年同期的67%和59.5%。
提振信心突出重围
为缓解疫情对旅游业带来的影响,市文旅局在抓紧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强化精准施策、实施分类引导,有序推动旅游企业复工复产,着力解决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旅游企业也苦练内功,迎来云开日出。
春风送暖,政策支持。我市通过各种方式力促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两促进、两不误”。落实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措施,暂退18家旅行社质保金万元,帮助旅行社渡过难关;提前发放-年度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26万元;对接金融机构,报送平凉文旅投等10家文旅企业10亿元的融资需求,争取金融支持。
为了给行业注入信心,市文旅局主要负责人带队赴甘肃文旅集团,洽谈文旅项目合作事宜,向省文旅厅汇报了全市文旅企业疫情受损报告、民营A级旅游景区疫情受损情况,申报省级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旅游新景区重大项目和智慧旅游景区示范项目30个,争取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资金万元,旅游厕所建设补助资金万元,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项目万元。
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助给了旅游企业莫大的鼓舞。一系列自救举措随之而来。
日前,崆峒山景区邀请西安、兰州、银川、西宁等地的50余家旅行社负责人,陕、甘媒体记者、网络红人开展旅游同业踩线暨交流合作活动。从打造养生产品到景区营销,崆峒文旅不断提高景区的核心文化竞争力,有效吸引了客流,托起了崆峒山旅游观光、武术培训、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以及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
为了在暑期增加旅游新业态,增加新的亮点,7月10日上午,华亭关山莲花台最美旅游季系列活动启动暨低空飞行观光旅游项目签约仪式在华亭市举行。这意味着,华亭市民和外地游客可以尝试更新鲜的玩法——坐上直升机鸟瞰莲花台美景,过足“飞行瘾”。
这一系列自救行动为企业带来了活力与生机。
压力下,有人黯然退场,有人继续向前走,在这个十字路口,从不缺少选择。赢的永远是有实力,并具有应变能力,能沉潜走路的企业。
宣传促销助推旅游
市文旅局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力争将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降至最低。
联合市总工会组织开展“走出去自由呼吸·到乡村拥抱春天”春游活动,推出5条春游线路,发动全市各级工会采取疫情防控加班补休假、带薪休假等办法,组织职工到市内景区及乡村旅游示范村春游踏青,促进平凉人游平凉,助推本地游市场率先复苏。
我市还开展以“你是人间四月天”为主题的“全国医务工作者游甘肃”“甘肃人游甘肃”活动,组织全市10家收费景区、11家星级饭店积极参与,向抗疫一线医务、民警等工作人员提供优惠,致敬最美逆行者,对外塑造我市的旅游形象。
紧紧把握潮流,用直播等方式进行营销。策划5·19中国旅游日“陇上花开·乡约甘肃”甘肃省乡村旅游美丽之旅推介活动平凉市分会场暨全市乡村旅游季启动仪式,采取“线下启动”+“线上直播”的方式,精准营销,取得良好效果。
回归营销的原点,抓住优惠、免费派送等给游客送福利的方式开展营销。响应“秀美平凉·乐购盛夏”扩内需促消费月活动,举办“养生平凉·乐购盛夏”文旅推介促销活动,组织重点旅游景区推介夏季特色旅游项目和优惠产品,旅行社促销平凉精品旅游线路。面向省内各地和陕甘川宁毗邻地区派送50万张价值1.亿元的平凉景区通票电子免费券,吸引游客来平观光旅游扩内需,拉动商贸、文旅、餐饮等传统消费。
宣传及市场开拓齐头并进,整合市县资金74.3万元,在甘肃卫视、《中国旅游报》、中川机场、兰州高铁站、兰州火车站、《读者欣赏·甘肃民航》杂志等主流媒体全面投放平凉文化旅游形象广告;审核兑现年度引客入平奖励资金,累计向19家旅行社兑现奖励资金64.万元,引进接待旅游者人次。
融合发展激活动力
如何让文化旅游这张名片叫得响,能发光?如何将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平凉在思考,在行动。
项目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根基,一大批文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今年实施重点文旅项目60个(其中新建35个,续建25个),总投资34.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27亿元,预计至6月底,完成投资1.51亿元,开工项目40个,开工率67%。
我市征集、整理文旅招商引资项目个,招商金额50亿元,初步筛选平凉原生态民俗文化体验区、大云寺·王母宫大景区延风民俗村建设等重点招商项目23个,正在细化项目资料。
对旅游而言,编制规划永远是最重要的一环。规划编制方面,完成了《平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编制单位招标和前期实地考察,正在编制规划;《平凉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正筹备组织终评;《关山大景区总体规划》已完成编制,启动了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完成《新时代平凉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文化制高点实施方案》《平凉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正在组织实施。我市邀请省公航旅集团、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专家来平,实地对接3个乡村旅游“样板村”建设项目,现已完成选址,正在进行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旅游监督永远不能缺席。
厕所内部地面清洁、镜面明亮,墙上设置了富有文化气息的宣传画;有专人管理,定时定点打扫……今年平凉旅游景区的厕所,逐渐改变了脏乱差的形象,变得整洁明亮。
此前,市文旅局对全市旅游厕所进行了随机抽样暗查80多座,向各县市、区反馈了暗查情况。各地高度重视,及时全面整改,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面对日趋火热的旅游市场,如何避免游客“到哪都一样”的感慨,特色文化体验是关键,平凉在“专,精,新,特”上下功夫,打造出一批体验性,互动性、情景性强的文化节会。
专——4月,首届低空飞行暨“五一暖春”系列体验活动在泾川县田家沟举行,低空飞行、美食、非遗体验、烟花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由专业团队打造的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现场热闹非凡。
特——4月,花开正艳。崇信县举办第五届“山水龙泉·养生崇信”文化旅游节暨第二届牡丹文化艺术节,节会期间,组织举办“相约芮鞫”“拥抱崇光”“牵手小康”“点亮崇信”四大篇章9项活动,独具韵味和特色。
奇——5月,崆峒山景区为了让广大游客体验到更全面、更有深度的旅游服务,推出了“侠女带你游仙山”景区服务项目,用一种新的讲解模式来展现崆峒“武侠文化”,游客来崆峒山旅游不再是枯燥、盲目、机械式的游览景区,而是更有层次、有深度的游览景区、了解景区。
精——8月,年“交响丝路·问道崆峒”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即将拉开大幕,将围绕“一源四乡”主题,开展“书画平凉”“道源崆峒”“武术平凉”“围棋平凉”4大主题15项系列活动,献上原汁原味的精彩文化盛宴。
对文旅融合的探索从未停止。大型多幕武剧《太极·崆峒》完成了剧本创作和部分采访拍摄、空镜拍摄工作;市泾河艺术剧院新编排的大型现代秦腔戏《逆行》剧本创作完成,并在省上召开了剧本座谈会;灵台县大型灯盏头剧《大唐名相》进入编曲阶段……
现如今,平凉已进入文旅发展新时代,将以文旅融合理念为引领,探索出一条具有平凉特色的旅游发展新路径,全力实现由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资源强市迈进的转变。
平凉,正以崭新的姿态,喜迎八方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