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复制链接]

1#
沈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jichuzhishi/baibanzhuanqu/m/26327.html

第六篇第20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之:出也。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属指事字,一说会意字。古字形从止,止下面一横表示出发的地方,本义是往、到……地方去。

原意为从此处出发,在这章中,“之”作为代词,当“它”讲。这里的“它”指的是学习。

者:别事词也。就是区别事物的词。象形字,原意为一种树名,即楮(chu)树,后被假借为助词后,表示树木时,加上“木”字,变成“楮”。

“者”用在动词,形容词之后,组成“者”的词组,这种词语意为“……的人”,如“贤者”,“智者,”“行者”等。

“者”字用在表时间的名词之后,表示停顿。如《礼记》中的“昔者,吾舅死于虎。”

好:美也。会意字,甲骨文似一个半跪着的女子,抱着一个婴儿。

“好”的原意是指女子貌美,如“面容姣好”。由貌美延伸为“美”,“善”。如“花好月圆”。也引申为“交好”,“友好”。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

“好”读第四声时,表示喜欢,爱好。如“上天有好生之德。”

“好”也有“爱”的意思,如《论语》中有:“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就是只有仁者懂得爱人、恨人。

乐:象形字。乐的甲骨文像一个带有架子的乐器,乐的原义就是乐器。由于演奏乐器能带来心情的愉悦,所以“乐”也指快乐,乐意等意。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对于学习,懂得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孔子用递进式的排比句来说明学习一定要乐在其中,为了学习而学习,最终会厌倦,甚至放弃,无法达到学习的目的。如何才能乐在其中呢?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老师和家长要多引导,多鼓励,可以激发学生潜能。

比如,一边学,一边实践,让学生巩固学习的同时,又觉得学了有所用,更能体验到学的乐趣。

另外,在游戏中学习,到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场景中学习等都能激发学习兴趣,激将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比如西晋文学家左思,他从不爱读书到成为著名文学家,就是受到他父亲激将法的影响。

乐于学习的左思

西汉时期的今山东淄博有个书香人家生下一个男孩,姓左,名思,字太冲。其祖先是齐国王族中的左公子,所以其家族以“左”为姓。

左思家族世代学习儒学,父亲左雍学识渊博。左思小时候学习钟、琴等乐器,但都没有坚持下来,其父左雍为了刺激左思,故意当着左思的面跟朋友们说:“思儿学习不如我小时候。”左思受到刺激,开始发愤读书。

左思相貌难看,不善言辞,不喜欢与人交往,有空就呆在家里读书,乐在其中,他不但读儒家经典,还学习道家,阴阳家的书籍,所以成年后的左思不但文章词藻壮丽,还擅长道家的阴阳术。

左思20岁开始写《齐都赋》,一年乃成,当时写《齐都赋》的人还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晏滔等人,左思的作品并不突出。

后来左思准备写《三都赋》时,恰逢妹妹左棻被召进宫里,左思全家搬到了京城洛阳。

移居洛阳后,左思立马去拜访著作郎张载(西汉文学家,今河北安平人,和其兄弟张亢,张协并称“三张”),向他了解蜀都四川的情况。

左思构思十年,在家门口,庭院中,厕所里都摆放着笔和纸,偶尔想出一句,马上就记录下来。

左思自己认为见识不广,主动要求担任秘书郎一职,旁人不解,因为这个职位比较低微,俸禄少,其实他的目的就是能多读书,因为秘书郎就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在里面可以读到大量书籍,文献,史料。

《三都赋》写成后,没有得到时人重视,左思很有信心地认为自己的文章不比班固(今陕西咸阳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张衡(今河南洛阳人,东汉文学家,地理学家,发明家,科学家)逊色。

于是他找到了当时名望很高的皇甫谧(今甘肃灵台县人,西晋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看了后,赞口不绝,并为它作了序。

另外,张载,刘逵(文学家,今山东济南市人)为其作了注释,还为之作序说:“观战国以来,作赋之人太多,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在前代享有盛名,班固的《两都赋》道理胜过文辞,张衡的《二京赋》文采超过立意。

至于《三都赋》,比拟诸家,或运用词藻表现思想,或运用事实阐发意蕴,都颇有情致,不精研细审不能详知赋中蕴含的深远意旨,不通晓众物的人不能统摄赋中涉及的殊物异闻。

但是,世人都崇尚古代作品,看不起当世之人的创作,没有人肯花心思了解作品实质。

司空张华(今河北省固安县人,张良之后,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见到此赋后也感慨万分,于是,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抄写,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大涨,“洛阳纸贵”的成语由此而来。

《三都赋》里的“三都”指三国时期的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国家的都城。“赋”是一种文体,以文采华丽,对仗工整为特点。

左思的《三都赋》完稿之前已经名声在外,著名文学家陆机(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听说后,也想写《三都赋》,他在写给他弟弟陆云的信中写道:“这里有个粗鄙之人,想写《三都赋》,等他写成之后,我将用它来封盖酒瓮呢。”

等左思写成后,陆机看了不得不服,认为自己无法超越左思,所以就搁笔不写了。

成名后的左思跟文学家潘安(今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文学家,政治家)并称为“潘左”。一美一丑,文采超群,成为当时的美谈。

当时有个政治家,文学家叫贾谧(西晋女政治家、皇后贾南风之侄子),由于他位高权重,所以很多文人聚集在其身边,并夸其文采可与西汉的贾谊媲美。

贾谧身边主要有24位当时最负盛名的文人,被称为“二十四友”,左思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创造了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太康文学”。

晚年的左思被贾谧聘请主讲《汉书》,由于贾谧后来和贾南风合谋陷害太子,在“八王之乱”后被诛杀,左思从此退居家中,闭门不出,一心扑在典籍上,后因战乱迁居翼州,又写了《白发赋》,几年后因病去世。

左思从一个不爱学习的顽童变成一个十分好学的文学家,他父亲对他的激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